當前位置:文書都 >

成長作文 >人生作文 >

人生漫漫

人生漫漫

人生漫漫1

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也不知道為什麼會有宇宙的存在,也不知道自己為何會思考。但是我既然是這樣一個獨立的有思想的生活在和平年代的“高智商生物”,那我可不能就這樣渾渾噩噩地把一生這樣混過去了啊。

人生漫漫

我的童年給我的印象只剩下一個模糊的影子了,但這個想法,我記得清清楚楚。

我的成長環境是很乾淨的,但這也不利於我日後獨自面對那些風雨。所以,在遇到朋友的謊言、旁人的譏諷、大人的訓斥以及自我抱怨之後,我花了很長一段時間才擺脱了噩夢。我的外表雖然仍是比較陽光向上,但內心較同齡人更加成熟了些。我總是想融入大家,但我發現我並不屬於多數人,而且我也不想讓自己被當做異類,排斥在外。那麼,我的未來會是怎樣的呢?我會從事怎樣的工作呢?我的存在會有多大的影響呢?

但是,我一直弄不清自己到底適合什麼。那時的我很迷茫也很清醒。哪條道,是我要走的呢?這條道它適合我嗎?

現在的我不迷茫了,也不清醒了。我已經聽清了心裏一直吶喊的那幾個字,但我並不知道它是否適合我。我怕疼,我也知道這樣下去是會被這個世界淘汰的,不過我是一個有些要強的人,所以我選擇了拼。燃燒自己僅有的那一點驕傲,温暖自己冰冷麻木的心。

考試失利,嗯,自己狀態差。同學安慰,呃,我並不需要。他人嘲笑,沒錯,我是沒考好,現在的挫折與疼痛換來未來的幸福,我覺得賺了。老師批評,嗯,自己確實沒用功。父母失望,對,他們含辛茹苦地養育我,我這個股票可要值得他們的投資啊。自怨自艾,同樣是人,你為什麼不能做到最好?我已經不會推卸責任了,自己的錯誤要用於承認並承擔後果。

這世界上還有比我更努力的人,所以我沒有資格停下來休息;這世界上還有比我閲歷更多的人,所以我沒資格在那兒炫耀;這世界上還有比我遭遇更多的人,所以我根本沒資格流淚。

我憑什麼要期望他人都圍着我轉?憑什麼別人一定要比我差?只准我努力不準別人努力嗎?我不是中心,這一點我很清楚地知道。所以,我也知道,那些成功和榮耀的背後,一定是難以用語言表達的艱辛與痛苦。但我們平時接觸到的報紙上的報道或是小説裏只是輕描淡寫的幾筆勾過,讓我們有種成功容易的錯覺。但我就算為之消得人憔悴,也不後悔。

而今,我較之前心智更為成熟了,離自己的目標也越來越近了。我的嘴角揚起一個不明顯的弧度,越是接近,就越不能鬆懈。我知道,唯有歷經世事沉浮,才能醒悟人生,但我現在還遠為達到這種境界。

我的路,還長着呢。

人生漫漫2

有這樣一條船,在海上航行着,它既不追求幸福,也不逃避幸福。就這樣慢慢地航行着,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題記

一個人最富有的時候,不是最有錢的時候,而是最有閒的時候。所有的學生包括我在內,大抵都喜歡一個節日——“放假”。

我度過了一個輕鬆而又“奢侈”的寒假。

早晨,喝一壺茶,看看新聞或喜愛的作家的小説。上午,在晨光熹微中寫寫作業、做做題。下午,將吊牀帶到月山裏去,隨意地綁在兩棵樹間,隨意地帶點乾糧、水、書,看書看累了就觀賞湖中的魚翻藻鑑,要麼將書蓋在臉上,聞着墨香打瞌睡。太陽照在身上,暖洋洋的。晚上,與家人圍坐在火爐邊,話家常、聊明年的計劃。不禁感歎,這種“偷得浮生幾日閒”的時光實在是太愜意了。

在寒假閲讀時,看到了一個思維、視角奇特的故事。故事中,上帝讓作者牽着一隻蝸牛去散步,蝸牛走得非常慢,作者又氣又惱,於是就放掉了蝸牛。然後,作者聞到了空氣中青草的芳香,看到了湛藍的天空和怒向爭放的花朵。最後,作者幡然醒悟。原來,上帝不是讓他去牽蝸牛散步,而是讓蝸牛帶他去散步。

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有多少人不會欣賞風景。社會運行實在太快,人人都在各自的生活中追求着自己的理想。以馬雲、成龍、李宇春、郭敬明為目標,急功近利。孰不知,路上的風景是何其動人。

歷史上著名的法蘭西第二帝國的締造者拿破崙曾經説過:“我這一生擁有了許多人終其一生也得不到的東西:財富、地位、權力……但是我沒有過過一天快樂的日子。”人生的追求是無止境的,慾望也是無止境的。有了追求慾望,痛苦也就循跡而至。人生也許就是永無止境的苦難,無論我們如何巧妙地在礁石上跳來跳去,還是會被巨浪澆得透濕。所以,不會欣賞風景的人在追夢的路上是很痛苦的。既然如此,那麼在礁石上跳躍時,為什麼不放慢腳步。抬起頭,看看那深邃碧藍的大海和矯捷靈敏的海鷗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翱翔。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路一步步走,不要停。但請走慢一點,不會耽誤你,説不定,會走得更遠。

人生漫漫3

風蕭蕭,雨綿綿。

曾幾時,我任自己流浪隨風飛揚,卻留下多是遺憾。時光流失,滄海桑田,生命亦如此,把我肆意丟棄。

物是人非,曾經的地方,早已不如當年。只留下點點滴滴來讓你回憶。

我們行走在季節的邊緣,在成功與失敗中洗滌着。也岑好有鮮花,在花的海洋中享受那份幸福和喜悦。也曾經有黯然傷神,在失敗的陰影裏,人心裏就此沉默。幸福與快樂,總是同時出現,只在於你如何去選擇,我們不缺幸福,我只怕沒有的事哪一種選擇的心態。幸福就是你我她之間,只是我們讓眼前迷惑了,分不清到底什麼才是幸福和快樂,只要我沒有雪亮的眼睛,然後去選擇,你一定會有幸福河快樂。

歲月如蘇,染指流年。

過去的青春如雲煙,一陣風拂過吹散而是在哪無邊的藍天。往事不可追,回憶彷彿另風在吹,肆無忌憚的捶打這我。曾經,我沒肆意的揮霍着我們那些青春,不值得珍惜。而如今,也只有感慨而悲。想想無知的少牟,在時間的隧道中穿梭,根本不懂時光如一訌春水,東去之後將永不復回的道理。只知道,少年時代應憧憬,應玩樂,應與世無憂也許,當我們回想起來的時侯,我們會以年少無知來為自己的錯誤作為理由。可是,我們都騙不了自己,人人心知肚明。我們真的揮霍了我們不的青春,讓它無為的流逝了。

漫漫人生,道路悠長。

回往過去,我們真的應該反省自己了。然後,不能一直停留在懷念過去的人一直墮落。因為他們沒有認真審視自己,面對現實,面對新生活。是啊!我是曾經快樂,我也曾經無知的揮霍青春。可如今的你,是一個全新的人,時間在變,我仃也在變。每時每刻你都不是以前的自己。

美好的事物總是需要一個美好的生活心態,我們如果想真正重新擁有,那你就應該此刻面對一切。失去的讓它去,我們也不要回憶。無法得到的更要去珍惜。日落不代表結束,只是下一刻的日出。一切都是規則,大自然的規則。相信這一切,相信你的過失是大自然的規則。常常捉弄仁人志士,人生多舛。人生就像一賭局,只是你要生活作為承諾。

人生道路還很漫長,拋棄一切,真心面對新生活!

人生漫漫4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題記

在喧囂的世界中,充滿新奇,充滿誘惑,讓人迷惘,在玩樂中失去了方向,究竟這一生將向何處,我們存在的樂趣在哪裏?

我也曾迷惘,也曾彷徨,睜大了雙眼卻看不到前方,悽迷的眼睛任風吹雨狂。

袁隆平説:“我的樂趣在事業上面”。如一語驚醒夢中人般為我指明瞭方向。我們擁有生命的意義所在不就是為事業而奮鬥,並樂此不疲嗎?

我不禁想起袁隆平的一生是多麼充實,多麼快樂!他的目標是讓人類遠離飢餓,儘管這個目標太大、太遙遠,但他在一步步努力。曾經我一直在想,會有這樣遠大理想、神聖事業的人一定相貌偉岸;可我在電視見到的竟是一個黑黑的、瘦小的、卻極為和善、可愛的老人,就是這樣瘦小的身軀頂住了烈日的曬烤,育出了被世人稱奇的“東方魔稻”。他的事業讓他快樂。

還有一位熱愛自己事業的痴狂者——貝多芬,他一生創作了無數不朽的樂章,他對音樂的熱愛是常人很難想象的。他有着火一樣的頭髮,其實他更有一顆火一樣的心。後來他患上耳疾,但他沒有屈服,反而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咬住小木杆聽聲,他的樂趣在於他的音樂事業,每當聽到《命運交響曲》那雄渾的音樂響起,眼前便浮現出這位音樂巨人。

我也該為我的夢想而奮鬥,人生短暫,我不願那逝去的日子充滿懊悔,而是讓每一分鐘都充滿意義。我也將有我的事業,也許現在我該努力學習,我希翼着夢想插着翅膀,帶我飛翔。

哪一天獨上高樓,望天涯,路漫漫其修遠兮,我為夢想的事業而奮鬥,所以我快樂。

簡評:

詩意的棲居,理性的思索。

首先,作者以一個富於文學藴味的“漫漫人生路,人生何處”做標題,既富詩情,又扣住了材料中的題眼“樂趣”。比喻、反問、對比等修辭手法,使文章文采斐然。題記中晏殊的“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結尾屈原的“路漫漫其修遠兮”等詩詞名句的信手拈來,足見作者的智慧和功底。

其次,作者先對“人生路的樂趣何處”發問,在迷惘、彷徨中去探尋、解讀,通過袁隆平、貝多芬的實例,經過理性的思索,明晰了人生的樂趣在事業上。文章結構一脈貫穿,全文渾然一體。

人生漫漫5

“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人生的道路又艱險而又漫長。在這人生的公交車站中,我們應該找到一些臭味相投的朋友:相互信任、相互團結、相互幫助、相互攙扶……這樣,才能走過這佈滿荊棘和障礙的人生之路。

我所在的虹橋學習暑假班就舉行了一個大型的活動。這個活動的名字叫“漫漫人生路”,它主要模擬了真實情況下人生路上所遇到的種種困難。老師讓我自由結合,兩人一小組,並選出一人蒙着雙眼參加,另一個人則當這位同學的眼睛。

我莫名其妙的當上了眼睛,本來想微微整一下我所控制的那位同學(因為他看不見,所以只能任由我擺佈了)但是剛步入賽場,就像真正走上了人生之路一下子就義了一種責任感,好像誓死也要把那位同學帶出去似的。

我帶着他一步一步的爬上了那一層一層的階梯,穿過那矮矮的水簾洞,跨過那些心坎和障礙,來到了一座又一座的山嶺前。哈哈,小惡魔又帶着邪惡衝上了我的心頭,可是看到她那信任我的臉,我的邪惡念頭一下子就消失了。我倆配合得越來越默契。上高山、鑽山洞,身體太胖沒關係,只要堅持再堅持就一定能成功,過獨木橋、模擬就餐,更加體現了我們之間的信任和團結。跨水坑,讓我們跨過所有的不開心,向着更高更遠的目標去奮鬥。

過關斬將後,終於來到最後一關“穿荊棘”,當然,這也是最難的一關。中間的梯子表示窄窄的人生路,而裏面的水桶則代表大小不一的水坑。我們倆一步一步,我説往哪就往哪。腳跳進水坑裏了,沒事,哪裏跌倒就從哪裏站起來,腳碰到鐵桿了,沒事,把他拉起來繼續走。真是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通過了這道關卡。

我們都抑制不了勝利的喜悦高興的跳了起來。這時,有一種感恩之情湧上了心頭,是他,讓我認識到什麼是真正的朋友;還是他,讓我知道了信任、團結是多麼的重要,尤其是在人生之路中。對於這次活動,我還要感謝虹橋學校的老師們。更要感謝這個學校。要不,我就不會學到這麼多東西,體會不到信任和團結。我收穫,我成長,我快樂。

那無知的少年們那,跨來和我一起踏進中學的學習生涯,踏出屬於自己的人生之路,有理想,有目標,從此揚帆遠航。

人生漫漫6

人生就好比一條道路,這條道路很長,不知什麼時候可以走完,而這條道路中有許許多多的坎坷,要跨過人生道路的坎坷,必須要憑着自己的勇氣和膽識沖垮它,這樣才能繼續前進。

回首往事,很多事情好像一眨眼的時間就過去了,而事後又是那麼令人回味,就好比普洱茶,你放得時間愈久,它的那個倉味就愈濃,也愈清香。

我們現在都是學生,那麼將來呢?我們都是一名家長,有的人的職業可能是一名教師。但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會為自己的孩子、學生負責和關心,甚至都做到了無微不至的照顧。而家長和老師呢?他們或許會長出白髮,但他們都無怨無悔,因為他們是“蠟燭”,“燃燒”了自己,卻“照亮”了我們,讓我們變得德才兼備。這也正好應驗了李商隱的《無題》中的“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詩句

那麼現在在轉回來,或許你是一名好學生,也或許你是一名調皮搗蛋的學生,但無論你是好學生還是調皮搗蛋的學生,都曾捱過老師和家長的打和罵,從次你就起了憎恨之心。其實,老師和家長打你和罵你,那是為了不讓你“這顆小樹苗”長“歪”了,同時也是為了你將來的發展好。“打在身上,痛在心上”,哪一個家長和老師打完、罵完不心痛呢?他們心痛的是將來你踏上社會怎麼為人處事。

老師曾説過,每一個人都是一本書,每一個人的書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而這本書就叫《人生》,它記錄了你從出生到現在所經歷的種種事情,那麼有人可能問了:“這本書的作者是誰?”答案是這本書的作者就是你自己。而這本書是否精彩、是否充實,那要看你如何去創作了。

從現在起為你的書添加新的內容吧!讓它變得更令人回味吧!

人生漫漫7

“喂,喂,你慢點!泥濘的小路很容易摔跤的。前面有水坑,快慢點走。”奶奶沙啞的聲音從耳後傳來。我回過頭,大大咧咧的説:“奶奶,沒事,這個小水坑算什麼,看我的飛毛腿。”説完,我縱聲一躍,跳過了水坑,“奶奶,説了沒事吧。”我回頭笑着對奶奶説。 撲通! “哎呦,我的屁股!疼死我了,這顆石頭可真討厭,哪裏不呆,偏偏呆在這。”我連聲抱怨。由於我沒注意腳下,剛剛好踩在了這顆石頭上,往後一退,重重的摔在了水坑裏。

“都説了要你慢點,你就是不聽,現在可好,都摔成大花貓了!”奶奶一邊扶起我,一邊疼愛的説道。

“奶奶,你就別笑話我了啦,我錯了還不行嗎?”我埋怨道。

起身後,我們繼續走着,不過這次我放慢了速度,與奶奶並肩同行。

奶奶看了看我,語重心長地説:“孩子,在你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還有許許多多像這樣的‘水坑’,你一定要慎重面對,不能馬馬虎虎對待,你懂嗎?”

“哦,奶奶你今天又準備長篇大論了嗎?呵呵”我笑嘻嘻的問奶奶。

奶奶沒有理會我的問題,又繼續説道:“孩子,在你未來的人生道路上,不可能永遠有我們的陪伴,你要學會自己去面對,自己一個人勇敢去闖。你回頭看看這條小路,路上留下了許多的腳印,有深有淺。既然你已經踏上了這條路,你就應該在這條小路上留下你那富有價值的‘腳印’。你一定要記住奶奶的話,知道嗎?”

“哦。”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是啊!人生只有僅僅一次,如果我不好好珍惜,那豈能對得起那些愛我的人呢?

回首往事的點點滴滴,所謂的“腳印”我也已經留下了不少。

我曾獲得全班第一名;我曾拿過繪畫比賽的一等獎;我曾……

那些”腳印“正像奶奶説的那樣,有深有淺。可是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必須着眼於眼前,過去的已經過去了。而以後的每一步、每一個腳印都是至關重要的,必須穩穩地、腳踏實地的走好每一步!

一個腳印就是一個精彩的瞬間,許許多多的腳印連在一起便組成了一個精彩的人生!

未來的路還很長,振作精神,勇敢的去面對吧。

人生漫漫8

從我進入小學開始,我便被告知,你現在是在打基礎,是為將來做準備。那時的我便在想,到底是多麼重要的事,竟要我在童年便為之努力,後來我上了中學,從來和藹的父母為了我的學習而疾言厲色,他們常説的便是“如果你考不上重點中學看你怎麼辦”。中考此時成了我人生唯一目標,我想中考是否就是我從小奮鬥的事呢?但是我依然被告知你還在打基礎。

現在我上了高中,父母的話變成“大學是你最後一道坎,跨不過去,你這12年書便白讀了”長輩們語重心長地告訴我們一個沒有本科文憑的人在社會上是如何地難以生存,17,18歲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時期,此時不奮鬥以後便將多麼地困難。我的爭辯被斥為無知與幼稚,大人們認為我還不懂事,還不知道求生的艱難,將一切看得太簡單。

我承認他們説的都有道理,但是我也想説他們的好意是從不合理的情況出發的。在現有的高考制度下,人們感覺有如古代的科舉制度,於是認為可以一朝金榜題名,一輩子的幸福便在那一考上了,認為考上了便可以高枕無憂。一輩子的幸福就可到手了。

我想事情遠不止這麼簡單,當年紅軍二萬五千里長徵時,指揮員年齡平均20多歲這已是難以想象的年輕;林肯奮鬥大半輩子,52歲才當選總統;肯德基的創始人81歲才開始創業。凡是成功的人莫不是奮鬥了大半輩子,才獲得幸運之神的眷顧。即使我們並不需要多麼高遠的目標,但是我們僅想靠在17,18歲的幾年奮鬥就可以得到一輩子的安穩生活,那未免有點痴心妄想。

人生在世便奮鬥不息,漫漫人生路絕不是短短几年可以決定的,即使你在高考中失敗了,人生的路依然很長,如果你在高考中成功了,那人生的路依然很長。只要你不放棄,那命運也不會放棄你。

屈原曾説:“路漫漫其修遠矣,吾將上下而求索。”對於現在的我們,人生的路還很長,我們不能浪費卻也不要操之過急,正因為生命只有一次,所以我們更要在漫漫人生路上細細體會人生的滋味,而不僅僅為了某個目標活着,那人生便失去了它的意義所在。

人生漫漫9

開始認識自己的時候,我也便開始認識生活。在我初時如同白紙一般的閲歷上,生活用它彩色的筆寫下了一首首或清新或活潑或歡快或温馨的小詩,也用黑色的筆記下了我成長中的遺憾。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導師,告訴我什麼是美,什麼是醜,什麼是善,什麼是惡,教我坦坦蕩蕩,直麪人生。

當我剛剛試探着伸出自己稚嫩的雙手去觸摸外面的世界,生活告訴我:要寬容、仁愛。它和我談起了一位老人。在“十年”那段夢魔般的歲月裏,她的兒子被一場無謂的武鬥奪去了生命,而兇手是個與她兒子同歲的年輕人。她哭瞎了眼睛,愁白了頭髮,但最終還是原諒了那個出於無心的青年。畢竟,那是一個時代的過錯,不能強加到某個人身上。她的寬厚為她帶來了比母子情更深更濃的愛:她又有了一個不是親生勝似親生的“兒子”,也贏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愛戴。由此,我明白了“仁”的意義:只有像大海一樣具有博大的底藴,才會有比怒濤更磅礴的力量。於是,我寬容了那個樂於在背後惡言中傷的人,送給她一份悔悟,同時也收穫了一份助人的快樂和一顆純真的心。

當我初次茫然地睜開眼睛四望着周圍新奇的事物,生活告訴我:要善於用自己的頭腦來分析和辨別。它留給我很多道無法靠別人幫助解決的思考題,要我親身去體驗,去感受,然後為它們寫下圓滿的答案。在它的啟示下,我不再將老師和書本看成真理的化身,不再像幼時一遇到困難除了號陶大哭外一籌莫展,不再盲目地相信自己。我學會了冷靜:面對問題謹慎而不盲動;我學會了獨立:為自己思考,不依賴別人;我學會了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儘管不一定看得清晰和透徹,但畢竟不會被旁人的思想左右,不會為無形的手擋住視線。更重要的,我能以獨立的思維向寧宙大聲宣告:“宇宙中、地球上又誕生了一個真正的新的生命!”

當我輕輕地用舌尖小心地舔嘗生活為我準備的各種味道,生活告訴我:要堅強、勇敢、無所畏懼。前方的路很長很長,無論遇到的是挺立峭拔的山峯還是深不可測的江河,是生機盎然的叢林還是死氣沉沉的沙摸,我都必須咬緊牙關,不自滿,不氣餒,去攀登,去穿越。就像對待生活送給我的各種味道,不管是甜是苦,是酸還是辣,我都要勇敢地一一嘗試,一一品味,讓自己的生命像沙漠中的駱駝刺一樣頑強不屈,像巖縫中的小草一樣柔韌有力。

人生漫漫10

漫長的人生情感路,是用三段路面連接和延伸開來的。這就是所謂的友情路,親情路,愛情路。每一條路上都有着不同的感情色彩,都有相與伴隨的不同人。你必須靠着這相連接的三條路才能走完人生的大路。要是哪條路你沒有走過,那你的人生將是不完整的,體會不到路上帶給你的感受與啟發。然而每條路都有各自的規則,掌握規則的重點,你才可以安心、安全地走完一生的情感路程……

友情路

走在友情路上的.男男女女多不勝數,他們中有的會給予你温暖與恬靜,也有的會給予你冰冷與刻薄。許多與你擦肩而過,對你回眸一笑,都不禁令你為之心動,但你絕不能輕易順從,示好,否則你就成了引蜂的蝶,成了別人隨意揮霍的對象。只有認準那羣最讓你心動,自始至終與你同行,或在前方默默為你導航引路,或偷偷的跟在你身後,不言不語,為你保駕護航的人,你才可以果斷的靠上去,與他們手拉手,結伴而行。説不定這一瞬間你與某一個人就從友情的路面轉入愛情的路面了。

愛情路

愛情的大路上,充滿了神祕。有的人會利用愛情路上的感覺鼓勵自己前進,不過有的卻會在這條路上迷失自我,被這條路上的誘惑所迷惑,痴迷與其中,從而毀掉一生。你必須控制住自己把握尺度,一心一意的去對待,才能順着路一直走下去。遇上誘惑你必須堅定的拒絕,或者明智的避開。許多人經不起誘惑,脱離了自己的軌道,毀了人家的愛情,也破壞了自己的幸福……在一生的行程中,這段路最讓人動情,可也是最容易“家破人亡”的。所以如果你遇到了困難,就請你轉過山盟海誓的谷口,繞過天長地久的山嶺,走過卿卿我我的峯脈吧,不知不覺間,你就來到了親情的路面!

親情路

這條路十分平靜,沒有了友情路上獨自相思的悽美和苦苦寂寞的等待,沒有了愛情路上窮追不捨的激動和謹小慎微的膽怯,剩下的只有經過歲月沉澱下的的情感,時刻都會給予你真摯的關懷,是你受傷時的歸屬。這條路上的人,每一個都會為你的起落而感到喜悦或憂心,並永遠掛念着你,祈禱你一路平安。這條路上你只管放心平靜的走,因為身邊都是關心愛護你的人,他們一直陪伴着你走向陽光明媚的遠處……

人生情感的路艱辛,複雜,可又充滿了樂趣與感動。千言萬語都道不盡這感情的道路,一切都只有你自己才可以去感受,期望你掌握住規則,順順利利的走完一生的感情大路。

人生漫漫11

七歲那年,握住了楓葉,就以為擁有了秋天;十七歲那年,吻了她的臉,就以為可以永遠。有沒有那麼一種時間,永遠不天黑;有沒有那麼一種永遠,永遠不改變。時光如煙,有沒有那麼一種輕輕的人生,那麼一場漫漫的回憶。

花季未來,憶季過往。翻開人生扉頁……

許久年前,花兒的果實種到了土壤裏,人生的尖芽第一次品汲天空的甜美。從此,我來到了這給世界,風一樣的呼喚,叫我大聲的哭了出來,許久以後,我終可看到這世界的樣貌,記憶也從此開始揮毫一筆,便有了現在的回憶。

開始學會爬行的我,第一次感受到了大地的温度,第一次留下了手上的餘温,大人們都在一旁,彷彿以為我就是地心一般,繞着我轉。從此,我亦成為了我的世界的主人,也曾輕輕地走進了人生。

“媽媽,我要這個書包,還有,這個文具盒……”一個懵懂小學生第一次知道了學校的同學,學校的不放縱,學校的飯菜,那一切都和家裏的不曾一樣,不曾相似,沒了爸媽的雙臂,我也終於知道,世界並非因我而轉。那時,不愛上課的我,便學會了上課看漫畫,那一切我以為都是正常的,因為那一切都那麼的自然,都那麼的自然。

畢業那天,我終於知道了自己在這世界多麼渺小,多麼渺小。終於登進了初中的校門,上了初中,也進入了青春期,偶爾也與家長上的口角摩擦,直到看到父母的雙鬢早已變得白絲漫烏時,我終於平息了平生的“熱血”。

高中的校園是美麗的,美麗家裏的管理,沒了父母的唸叨,但是我卻不不曾如往,而現在都將熱血灌在學校,澆在揮筆之間。

踏入社會了,才知道了世間的不容易,當初所站在風口浪尖的話都已成為句點。

還記得……

遠離家鄉,從此一個人生活的我曾對母親説道:“我要離去,請別傷心,你要相信我,要讓我的愛帶你瀏覽人世間的美麗。”而許多年後,終會有那麼一天,夕陽西下,鳥兒回家,母親躺病牀上,我握住她粗雜的手,眼淚不止流,會聽媽媽説別;“我要離去,別再哭泣,請你相信我,要讓我的愛帶你瀏覽人世間的美麗。”

過分的回憶,走不完的人生,浸不完的灰墨,現在想起,有沒有那麼一種時間,永遠不天黑,有沒有那麼一種永遠,永遠不改變,有沒有那麼一種輕輕的人生,那麼一場漫漫的回憶。

燈火通明闌珊處,一路曲蜿延傾,雨後的積水濺起的是醉人的回憶,醉人的回憶減輕的是輕輕的人生,我總以為,時光與歲月就像迥然有異的石頭與水。

是誰在歎詠那一首人生的詩?只聽見那詩中的聲音,平平仄仄,殷殷切切。

人生漫漫12

看到書,也許有人會想到一冊冊青色書脊的書籍,也許有人會想到“無字之書”——生活,也許還有人想到人自身——每個人都有一本“心靈之書”。在筆者看來,世上有形無形之書無數,而一切“書”,皆是為一本“心靈之書”服務的。人生如東流之水,是一條漫漫修心路。

“有字之書”,博人以文,長人之智。一位哲人曾講:“書中橫卧着整個過去的靈魂。”書籍橫貫古今,承載千年歷史,開啟新的時代,其中藴藏的知識寶庫包羅萬象,滿足各種人對知識的需求。孔夫子曾教導孔鯉“不學《詩》,無以立”“不學《禮》,無以立”,可見他堅信書籍給人精神的滋養,若不學習書中的精要,則人無以立命安身於天地間。而本本“有字之書”的力量又可在人們信奉的“腹有詩書氣自華”中得到印證。《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冠軍武亦姝對詩詞信手拈來,而她曾閲過的詩書都被她內化為自身恬淡自然的氣質,這無疑佐證了“有字之書”於人心靈的作用。

“無字之書”,惠人以行,長人閲歷。“生活是最好的老師”,豐富多彩、變化無窮的生活在每個人為人處世上都能給予最直接有效的教導。在生活中,我們領略“露從今夜白”的自然意境,我們體驗塵世的人情世故,我們感受親情、友情、愛情中的愛恨喜哀……在生活中,在體驗中,我們跌撞着前進,尋找着最真實的自我。王小波認為“生活就是自己”而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儀式”,我們要在生活中“尋找並活出自我”,感受“無字之書”的無窮魅力。

稻盛和夫曾言:“人生是一場靈魂的修煉,最終要讓靈魂在謝幕時比開始時更加高尚。”人生像一本書,有的人匆匆翻過,最後一無所得,守着荒蕪的心靈悵然若失;有的人珍惜每一天,在書籍與生活的海洋中像海綿一樣不斷吸收知識精華,不斷充實與提升自我,到最後的時刻也無悔這一生。中國古代哲人中,孟子強調“盡心知性”,莊子追求個性的保全,他們都強調修煉心靈的重要意義。“心靈之書”是人一生的審察官。

人一生要讀三本大書,一為“有字之書”,一為“無字之書”,而最重要的為“心靈之書”。人生東流水,漫漫修心途。而知識與經驗,是心靈最好的營養!

人生漫漫13

暑假的時候放假在家,那時候差不多每天晚上吃過晚飯會和老媽出去散會兒步,或者去廣場走幾圈。其實還蠻喜歡廣場的氛圍,每次看着那些跳廣場舞的阿姨,我都會覺得其實生活很美好的。你看那些阿姨忙裏偷閒,閒中取樂,把生活過的有滋有味,看她們臉上滿滿是對生活的熱情和希望。

繼續往前走,是南大街,黑黑的夜,柔和的燈光,暖意襲來。散步的時候,老媽走的直路,我卻總是歪歪扭扭,不經意就把路走彎,老媽突然停住,走到我身旁跟我説,“走路的時候不要東張西望,漫不經心,這樣不但不安全,而且歪歪扭扭就把路走彎了。”我不禁疑惑,“把路走彎又什麼不可,不走尋常路不是更能落得自在無束?”老媽聽到我這話,輕笑了下,又意味深長的説,“其實,這並不單單是走路的問題。就像有句話説的“細微之處見成敗”,這人生的路其實跟走這個路概念是相通的,把路走直就是捷徑。”聽到老媽這話我沉思許久,可又是忍不住反駁,“把路走彎,路就會延長。”

記得初二那年,因為某些原因,我不顧學業差距毅然轉學到了這所學校,雖然剛開始面對成績的差距和一些不適應,我也有過動搖和退縮,畢竟還小,畢竟第一次獨自離開家,可後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差距可以縮小,不適應也會逐漸適應,再後來,用過自身的努力和同學老師幫助,我的成績終於有了顯著提升,差距也在不斷地縮小,剛開始的那些不適應也在漸漸磨合中開始逐漸適應。

中考那年,夏日炎炎,暑期將近,所有人都在努力複習,拼命抓住這最後的機會,可是有的人因為開始成績就不理想,乾脆放棄了中考選擇出國。

其實在我看來,捷徑從來就不是單一的對錯,而是相對而言,對於一些人來説,走了捷徑或許成功就會更容易些,而對於有些人,即便知道捷徑,卻還是想要通過自己努力,一步一步,更接近成功。那種自己通過努力獲得成功的喜悦是走捷徑者所無法瞭解的,但同樣,走捷徑所節省的時間和精力也是前者所不能避免的。所以我覺得,無論如何,堅守初心。人生路漫漫,我心貴永恆。

人生漫漫14

關於命運,無人能説出個一二,每個人也是不盡相同,在各自的季節裏輾轉,互不相干。關於時光,無人能猜透,我們只是歲月落下的那本記事本,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祕密,時間幫我們記着。

歲月總是太過匆忙,我們已全然不知當初自己的模樣,被光陰蒙上了多少風霜。這一路,走過荊棘,品過心酸,流過眼淚,有人敗了,有人贏了,那或許是我們今後的狀態,人生千姿百態,不必拘泥於一種方式,有自己的態度,做自己喜歡的事,哪怕苦一些,累一些,亦是一種美好。

生活,是外人無法複製的簡單,亦是揹着自己的行囊雲遊四方;亦是於不忙的午後,煮上一壺上等的紅茶,等到茶香飄滿整個小屋,再倒進杯子;亦是在清晨,聽着窗外鳥兒婉轉的吟唱,吮吸着空氣的芳香……對待生活,我們不需給它答案,只要慢慢享受就好。生活只是個過程,最後只是個已經算好的結局,我們要做的是歲月裏最好的自己。

驀然回首,歲月如煙。時光清淺,情懷依然,風景四時更迭。我們不知下一刻會有怎樣的方程式,來不及預測,可能就已經擺在你路過的街道。你無需被所困擾,既然都已到來,欣然接受,我們不是聖人,自然不知怎麼把結果一瞬間就算出。誰説必須要馬上給一個交代,有時,把它尚且擱置,歲月久了,時光老了,它的答案自然就浮現了。人生嘛,就是在未知和迷惑之中一路走來,帶着一絲好奇,生活才會繼續。

“一程風,一程雨,一程念,一程忘。歲末回首,淡淡流年,淡淡暖。”誰會在你的生活裏藏下一顆種子,等待光陰澆灑,於某個角落靜等花開爛漫。沒有人告訴你怎麼生活,經歷過洗禮,你自會打理好屬於自己的那片田地。可能偶爾歲月無情,滄桑了你的眉眼,或是在你無心時,帶走你年輕的容顏,不必驚慌,既來之,則安之,我們只需要經營好自己的生活。

不斷歷練,生活需要一份沉澱。就像泡的咖啡,在水中溶解直至被吸收。而有些淘氣的顆粒,偏要找尋自己行走的方式,不想被水過濾,它們選擇沉澱在杯底。而我們亦是如此,不甘被生活打敗,於是放下一切,和命運做漫長的抗爭。我們人生的一部分,無意間被生活的瑣事打磨,而另一部分連同我們自己,選擇妥協,選擇堅持,最終不斷積澱,成為了另一種模樣的自己。

人生匆匆,關於命運,沒有太多的解釋和定義。而我們究竟是該以什麼樣的方式去完成接下來的人生路,更沒有絕對的答案。我們真正需要做的是與歲月的清淺處,做獨一無二的自己,不驕不躁,不卑不亢。做最真實的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模樣。

人生漫漫15

一直很喜歡海清在《開講了》這個節目中所説的一句話:“人生路上,我們都是新手,需要我們用自己的雙腳去踩這塊地,我們生下來也許這塊地是泥地,也許是草地,也許趟着的是水,也許有軟墊,沒有人知道,人生這條路上我們只走這一回,可能我大你幾歲,我能給你經驗,但這個經驗未必到你這適用的,真正的是什麼,是你在這條路上去摸索,用你的腳感受這個地該怎麼走。”

的確,真正決定我們人生的是我們自己。

作為一個有志青年——祥子,他的人生追求就是“擁有一輛自己的車”,他不停地工作,不停地努力,他吃得了苦,耐得了勞,卻一次又一次在命運的捉弄下回到原點,變得一無所有,最終,他放棄了夢想,放棄了他的人生追求,選擇靠騙吃騙喝來混日子。

當我合上小説的最後一頁,一瞬間,許多感情交織在我心中。

我在思索祥子為什麼會從一個奮發向上的青年墮落為自私不幸的社會末路鬼?

可能當時的社會真的極容易摧毀一個有夢想的人,但我認為真正決定祥子落得如此下場的還是祥子自己。

祥子出生在那樣的時代下,想要生存下去已是不易,更別説追求夢想,擁有體面地生活了。可一開始,在祥子的努力下,他也曾用雙手觸碰到夢想,觸碰到屬於他自己的車。雖然接下來發生意外丟了,可他不放棄,依然堅持着。

我想,如果祥子在他最後想放棄的時候再想想他最初的夢想,想想他的人生追求,或許在很多年之後,他仍然可以完成他的夢想。就算最後無法擁有一輛車,也能做一個清清白白堂堂正正的人,而不是出賣自己的人格,出賣自己的靈魂,出賣一切自己的東西,成為一個如行屍走肉般的人在社會裏渾渾噩噩地生活着。

話再説回來,如今我們生活在物質文明十分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也常常會丟了自己的夢想,甚至丟了最初的自己,疲於應付生活中的柴米油鹽,瑣碎之事。

在這漫漫人生路上,我們不停地在摸索着前進,總會有困難使我們不敢前行,總會有疲倦難受想要放棄的時刻。這時候,我們應該停下腳步,閉上眼想想我們最初的夢想,想清楚了再睜開眼,再繼續行走。

我一直堅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

就算夢最後想依舊離我們十萬八千里,但至少我們要讓自己的人生路是清澈的,是明亮的,是閃耀的。要讓自己的心靈是飽滿的,是純淨的,是可愛的。

千萬不要因為走了太久而忘記了自己是因為什麼才出發的。

漫漫人生路,朝朝勇前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wenshudu.com/changzhangzuowen/renshengzuowen/qnnrlo.html
專題